簨sǔn(ㄙㄨㄣˇ)
⒈ 古代悬挂钟、磬、鼓的架子上的横梁。
簨zhuàn(ㄓㄨㄢˋ)
⒈ 竹器。
簨字UNICODE编码U+7C28,10进制: 31784,UTF-32: 00007C28,UTF-8: E7 B0 A8。
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a beam for hanging bells or drums
簨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廣韻》思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聳尹切《正韻》聳允切,音筍。《廣韻》簨虡。《釋名》所以懸鼓者。橫曰簨。簨,峻也,在上高峻也。縱曰虡。虡,舉也,在旁舉簨也。簨上之版曰業,刻爲牙,捷業如鋸齒也。《禮·明堂位》夏后氏之龍簨虡。《註》簨、虡,所以懸鐘磬。橫曰簨,飾之以鱗屬。植曰虡,飾之以臝屬、羽屬。
又《集韻》雛綰切,音撰。竹器。《禮·喪大記》食于簨。徐邈讀。
又《正韻》《考工記》作筍。亦作栒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