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。
引《通典·兵五》:“於城外四面壕内,去城十步,更立小隔城,厚六尺,高五尺,仍立女墙,谓之羊马城。”亦作“羊马垣”、“羊马墙”。 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朱珍传》:“既破羊马垣,遇雨班师。”《宋史·刘錡传》:“錡 传城筑羊马垣,穴垣为门。”《明史·高名衡传》:“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马墙,坚厚如高岸。”
⒈ 在城外离城十步的壕沟内,更立小隔城,厚六尺,高五尺,仍立女墙,称为「羊马城」。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羊马城 ”、“ 羊馬城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yáng mǎ chéng ”、“ yang ma cheng ” 或 “ yangmacheng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羊马城 ”,输入 “ ymc ” 或 “ YMC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羊 ”、“ 马 ”、“ 城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