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饥荒。饥,通“饥”。
⒉ 谓腹中空虚而饥饿。
⒈ 犹饥荒。飢,通“饥”。
引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今 青州 飢虚,盗贼未息,民有乏絶,上求稟贷。”
⒉ 谓腹中空虚而飢饿。
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寒无毡被,抱犬而卧,犬亦飢虚,起行盗食。”腹中空虚而飢饿。饥,通“飢”。喻指殷切期待,如飢似渴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“太祖 征 吴,原 从行,卒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《邴原别传》:“贤者诚难测度!孤谓君将不能来,而远自屈,诚副饥虚之心。”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饥虚 ”、“ 飢虛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jī xū ”、“ ji xu ” 或 “ jixu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饥虚 ”,输入 “ jx ” 或 “ JX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饥 ”、“ 虚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