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通义。
⒉ 共同商议。
⒈ 犹通义。参见“通义”。
引汉 刘向 《说苑·奉使》:“夫杀人之使,絶人之谋,非古今通议也。”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道者,赡富贵同贫贱,理固得而齐。自我丧之,未为通议。”宋 苏轼 《缴楚建中户部侍郎词头状》:“七十致仕,古今通议。”
引《后汉书·朱晖传》:“是时穀贵,县官经用不足,朝廷忧之……於是詔诸尚书通议。”
⒈ 议论能贯通。
例如:「博学通议」。
⒉ 共同议论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四三·朱晖传》:「于是诏诸尚书通议。」
⒊ 职官名。清制文官正三品封通议大夫。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通议 ”、“ 通議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tōng yì ”、“ tong yi ” 或 “ tongyi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通议 ”,输入 “ ty ” 或 “ TY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通 ”、“ 议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