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。参见:志向。
⒈ 亦作“志乡”。志向。
引宋 真德秀 《直前奏事札子》:“陛下以苟安为志乡,则国埶日削,人心日媮,虽弱虏仅存,不能无外忧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嘉定七年》引作“志嚮”。 明 李东阳 《封孺人杨母墓志铭》:“其识见志嚮,殆非常女妇可及。”
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。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幽明录》:“﹝ 桂阳 罗君章 ﹞梦得一鸟卵,五色杂耀,不似人间物,梦中因取吞之。於是渐有志向,遂勤学,读‘九经’,以清才闻。”
《新唐书·诸夷蕃将传·论惟贞》:“惟贞 名 瑀,以字行。志向恢大。”
明 李贽 《与耿司寇告别书》:“其餘诸年少或聪明未启,或志向未专。”
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一幕:“我的志向就是一心一意地要学先生,先生的学问文章我要学,先生的为人处世我也要学。”
⒈ 意志的趋向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四八回》:「不瞒世叔说,我生平立的有个志向: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五回》:「当他做奴隶的时候,所有的想头,不过求免笞辱,简直没有做大事业的志向,岂不可叹?」